北方GDP第一县,不在山东,在西北! 全球热闻

2023-05-16 11:21:17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十五年制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人均GDP超过香港澳门 ……别误会,这里说的不是高福利的北欧国家,而是位于陕北的一个县城。


【资料图】

黄河沿岸,有座宛如仙山的凤凰山。图/视觉中国

在去年(2022年)全国各县市GDP Top10几乎被南方统治的排行榜中,地处陕北榆林的神木显得多少有点“突兀”。神木经济奇迹的根源,来自于地下一亿年前的馈赠——煤。位列全国煤炭产量第一县的神木,是当之无愧的 “世界煤都” 。

黄土高原加上煤矿的组合,使得神木似乎非常符合对于陕北地区“土老帽”的刻板印象。 神木有钱,但绝非“土豪” 。

神木市与府谷县交接的神府煤田。图/视觉中国

这里是 “杨老令公”杨业的出生地 ,塞上朔风裹挟着胡笳的低鸣, 唱不尽千百年来英雄的赞歌。而随着拥有4300年历史 石峁古城 的发现,更使得神木成为了 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我们的国家,从这里迈向了文明的前夜。

皑皑白雪之下,埋藏着4300年的历史过往。图/视觉中国

在资源开采之外,神木人也没有忘记对于自然环境的治理。神木市全境林地覆盖率达到了43.2%,是隔壁产煤大省山西的两倍还多。而在即将到来的小满节气,随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迁徙到这里繁衍后代,来神木更有着一个“看海”的约定。

01

地里挖出来的“陕北小迪拜”

位于陕北的神木,自然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地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戴着“ 国家级贫困县 ”的帽子。因为耕种条件不甚理想,当地民谚戏称说:“ 神府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

从面积上来看,神木也是陕西最大的县。制图/刘耘硕

直到1984年,尘封于地下深处的宝藏石破惊天,神木人才发现他们一直是“守着金山讨饭吃”。经过了数年的勘探与调研, 当地已探明煤炭储量竟超过500亿吨,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到了神木全县总面积的59%! 在国家发展急需能源的改革开放初期,这无疑就是雪中送炭的炭。

神木的露天煤矿,埋藏浅,易开采。图/汇图网

煤,也分三六九等,根据成煤地质时期的不同,现在开采的煤可以比较粗浅地分为石炭纪煤和侏罗纪煤两个主流大类。相比于我们熟知的山西盛产石炭纪煤不同,神木出产的 侏罗纪煤 不仅煤质极好,开采成本还低,堪称“ 煤中贵族 ”。更令人眼红的是,神木不光有海量的煤炭资源,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深埋地下的“乌金”,是神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摄影/马夫

两年后,第一个大型化现代矿区——大柳塔煤矿正式筹建,这是一个包括矿、电、路的综合大型煤田开发项目,神木能源开发的大幕正式拉开, 煤炭很快成了神木最有名的“土特产” 。

在当时,神木开发煤田的方式很有意义,总结一下就是“国家修路,群众办矿”,政府主要负责的就是把铁路、公路修通,创造开矿的条件,然后由老百姓在各处建矿开采,最后再由国家将煤收购、运输和销售出去。

依靠煤炭而崛起的神木,也不忘积极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图/汇图网

随着矿产资源优势被利用并逐渐形成庞大的能源开发产业链,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神木成为 中国第一产煤大县 ,以及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在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进入本世纪之后,神木的经济更是一飞冲天,甚至超过了传统经济强县的湖南长沙县、江苏宜兴县, GDP总量位列全国第8,北方第一!而其人均GDP更是达到了38万元,超过了香港和澳门!

在这份榜单里,神木是唯一的北方县。制图/魚一條

神木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中的佼佼者,其城市发展和社会福利在西北乃至全国都堪称一骑绝尘。

对于神木本地人而言,他们孩子享受的是 15年制免费教育 ,也就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都不需要上交任何费用;在住房方面,虽然城区房价也增长到了2万一平左右,但当地的“ 安居工程 ”也保障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就连生了病买药去医院,居然也是免费的:因为2009年,神木就在实行 全民免费医疗 ,目前全国仅此一家。

在神木古城中,享受着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孩子们充满了面向未来的朝气。摄影/马夫

“煤海惊世界,日月换新天”,神木能源和急速发展,却无法掩盖了它数千年文化的耀眼光芒。历史把资源留给了神木,但神木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资源利用的历史。

02

既要挖最多的煤,也要修最硬的城!

据说,在如今的神木火车站东北约三公里处,长有 三棵伟岸的松树 ,几乎要两三人才能合抱。它们被当地人尊奉为“神木”,从元朝开始就成为了这座县城的象征。

作为举世闻名的“世界煤都”,神木所蕴藏的宝藏并不只有地下丰富的煤田矿藏。 在数千年来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下,这座县本身,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藏”。

位于水陆要冲的高家堡古城,逐渐由边防关隘发展为一处繁华的聚落。图/视觉中国

塞上烽燧里的“平凡世界”

从神木老城向西边隔河眺望,沿着 二郎山 如削似劈绵延起伏的山岭拾级而上,始建于元代的寺庙群落鳞次栉比。地藏洞、二郎庙、三教殿、碧霞宫……它们融合了儒佛道和诸多民间信仰,构造了数百年来神木人的精神世界。

被称为“陕北小华山”的二郎山,与神木市区隔河相望。图/视觉中国

位于陕北的神木,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面向塞北的边防重地。自秦汉直至明朝,历朝历代的长城都从这里经过。 烽燧与关隘 ,是这片位于黄土高原最北端土地上千百年来不变的豪情与浪漫。

三棵“神木”,见证了唐宋麟州城的辉煌。 在民间备受敬仰的“杨老令公”杨业就在这里出生,因此麟州也往往被称为“杨家城”。

依山而建的麟州城,是易守难攻的绝佳所在。摄影/马夫

到了明代,明长城的修筑使得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6700公里边疆关防连成一条名为“九边”的庞大防御体系,而神木正是其中榆林镇(延绥镇)的重要一环。在神木市区西南30多公里处,建有明代正统四年(1439年)的 高家堡古城 。它扼守在黄河支流秃尾河左岸、两山之间的平川之上,南街河套、北连黄河,是一出名副其实的水陆要冲所在。

元宵节的高家堡古城,张灯结彩热闹非常。摄影/张永锋

关隘,不仅仅是横亘在大地上不带感情的“铁门栓”,更是戍边官兵们朝夕生活的家园,以及不同文化交流汇聚的能量节点。清代时长城弛废,而高家堡又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成为 晋陕蒙边界最大的旱码头 。

这里,正是 《平凡的世界》 中那处岁月静好的“ 原西县 ”。太阳落山后,穿过古城中鳞次栉比的民居院落与古街深巷,晚风送来风铃的歌声,诉说着神木过去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原西县”。摄影/马夫

中华文明的前夜,从这里开始

毫不夸张地说,这座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小县城,是华夏文明发源的起点之一。

与高家堡比邻相望的 石峁古城遗址 ,是我国发现 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市遗址 。它的占地面积多达425万平方米, 几乎相当于故宫的6倍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沉睡了数千年的石峁古城“石破天惊”,我们得以一窥这座规模超过良渚、陶寺等同时期一切城市大小的远古都邑。

在内外两层城墙众星拱月的团团簇拥之下, 宫殿所在的皇城台在高达数十米堑山砌筑的阶梯之上凌驾于世人眼前 。以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来说,石峁古城的存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图/视觉中国

为了抵抗外敌侵袭,石峁古城中的先民修建了规模宏大到夸张的城墙防御体系,一眼看上去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山海经》的洪荒世界。

即便是到了明清时期,那些宏伟的砖石城墙也大都不过是用夯土垒成,仅在外表包了一层砖块。 但石峁古城的城墙,则是全部用石头砌成 ,总长接近10公里。就算是经历了4000余年风吹雨打,残存高度依然有接近5米。 石峁古城的东门,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门”。

在通常认知中,这些距离我们动辄四五千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无不埋藏在厚厚的土层之下,等待考古队员们一层层剥开时间的茧房。

作为“中华文明的前夜”,石峁遗址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摄影/王牧

但石峁古城则与之绝不相同—— 这座始建于4300年前,几乎与金字塔同一时期的伟大城市,依然高傲地屹立在黄土高原的山峁之上 。它保存得如此完好,又如此夸张,以至于有些考古学家将它断代为战国甚至秦汉,未曾将它与那个连文字都未曾发明的洪荒年代联系在一起。

它的存在、它的发掘、它的历史,都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关键性证据,它是中华文明进入前夜的不朽印记。

石峁遗址中出土的陶鹰,从那个文明初开的年代向我们飞来。图/视觉中国

03

陕北“看海”,不是开玩笑

从神木城区出发,朝着西北方向开车60多公里,阵阵拍岸的潮声回荡在耳畔——这里是 红碱淖 ,总面积达54平方公里、约等于北京西城区大小的它是 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湖 。因为面积广大,红碱淖又有着“海子”的称号。

虽然名字里带个“碱”字,但红碱淖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淡水湖。摄影/张永锋

它毗邻尔林兔草原,怀抱毛乌素沙漠,在湛蓝苍穹下,红碱淖水天一色,是大漠之中的熠熠明珠,如苍茫大海般辽阔无尽。虽是一个清代形成的年轻湖泊,却有人相信,它是“ 昭君出塞前第一滴眼泪 ”。

今天的红碱淖不仅是风景旖旎的内陆湿地,还是集聚了生物多样性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遗鸥、大鸨、蓑羽鹤、疣鼻天鹅、白尾海雕等两百多种鸟类在此繁衍、栖息,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超过20种。

每年5月开始,遗鸥将从南方迁徙至红碱淖繁衍后代。摄影/张永锋

红碱淖是全世界最大的 遗鸥 繁殖地与栖息地,据2005年的相关统计,红碱淖的遗鸥种群已超万只,是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种群,到达红碱淖,不仅能达成“陕北看海”的人生成就,还能和一般路过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时相遇。

然而,在上个世纪,红碱淖却一度有萎缩甚至干涸的风险,但在神木的财政投入和积极不懈的生态治理之下,这颗塞上明珠终于恢复了往日神采。

在黄土高原的荒芜沙地上,神木人开辟出了农业示范基地。图/视觉中国

不光是治理红碱淖,神木在植树造林上也是不遗余力。为了防沙治沙、灭荒造林,截至2020年底, 神木全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95万亩,林地覆盖率达到了43.2% 。就连当年的大柳塔矿区,在开采完成之后,都被改造成了充满绿意的公园。

或许会有人怀疑,神木这个因煤矿而“一夜暴富”,并建立了超前社会福利的陕北小县城,会不会像一众资源型城市一样,只要煤采完,最终也会沦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神木古城,这里有光!摄影/马夫

但神木就是神木,它就是那个凭一己之力一路杀进了全国百强县榜单前十名的神木。也许煤炭经济所创造的奇迹,让外界忽略了神木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与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 就算是有朝一日资源枯竭,神木的神话也绝不会终结。

文 | 吉国瑞

文字编辑 | 飞天逸面

图片编辑 | 顾嘉玮

地图编辑 | 刘耘硕

设计 | 魚一條

封面摄影 | 视觉中国

头图摄影 | 张永锋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