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找代练,31个游戏账号被封!法院:全额退佣金 热闻

2023-04-18 16:13:02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为了在网络游戏中获得更高段位、荣誉或装备等,一些玩家不惜花钱找人代练。虽然代练行为被游戏运营方所禁止,但仍然没有阻碍它发展成为在网上公开叫卖的红火生意。不过,北京西城法院日前判决的一起案件却给代练服务泼了一盆“冷水”。因代打的31个账号遭游戏公司冻结,一名代练人被法院判令退回近2万元佣金。判决中还明确提出,任何通过金钱交易或外挂工具试图“走捷径”的行为不应得到法律的支持与鼓励。

案例

31个账号被冻结 “代练”被追索佣金


(相关资料图)

胡先生和龚先生在网上打游戏时结识,后来发展为商业合作关系。胡先生开了家网店,为网游玩家提供代练服务。有玩家在网店下单后,胡先生就把订单转给龚先生,为玩家的账号代打。在半年时间里,胡先生转给龚先生31个代打订单,在扣除自己的利润后,总计支付给龚先生19350元委托费用。

不过,代打订单完成后,这31个账户却都被游戏运营方冻结,原因是“通过非正当方式进行PVP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滥用游戏架构获取评级战场等级、竞技场等级、征服点数,违反战网使用条款涉及账号共享、代打、代练行为等”。

胡先生按照网店和玩家的约定,退还了代打费用,接着便将龚先生起诉,要求其退还31个被冻结账号的代打佣金。

在法庭上,龚先生表示游戏代练本来就有封号几率,双方没有签订合同约定封号退佣金,他也从没有承诺过封号退款,因此不同意胡先生的诉讼请求。

判决

委托合同无效 代练退还全部佣金

西城法院经审理认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虚拟世界也应受公序良俗的规制。网络游戏体现用户游戏实力与经验的荣誉称号或奖励理应由用户本人亲力完成,任何通过金钱交易或外挂工具试图“走捷径”的行为不应得到法律的支持与鼓励。对于游戏群体而言,无论用户与运营方都对所谓“代打”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认为这种行为影响游戏的公正性。因此,法院认为基于公序良俗的底线要求,认定双方的委托合同无效,判令龚先生将基于无效合同获得的佣金19350元返还给胡先生。

说法

代练行为应当受到规制

在游戏世界中,代练意味着用户无需亲自操作游戏,只需花钱便可获得一定的排位、荣誉或装备等,因此,游戏运营方通常将代练认定为影响游戏公平性的非正当游戏行为予以禁止。但现实是,代练服务依然大行其道,甚至成了一门红火生意。

记者注意到,某电商平台有代练专区和经过认证的代练师,而提供代练服务的商家更是不计其数,生意好的月销几千甚至上万单。

事实上,游戏代练作为一类较为特殊的交易,目前并无法律或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其效力作出规定。那么,法院为什么会在此案中,认定委托合同无效呢?

承办法官告诉记者,对于这类特殊的交易,评价其效力应当着重参考交易当事人所属群体对这种交易的普遍认知与态度。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普通玩家的视角来审查代练协议的合法性问题。

“根据案涉游戏设定的规则,玩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技术与其他玩家比武,积累获胜的成就后换取非常酷炫的道具,能让全体玩家都看得到。这个玩家可以借此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但有些走捷径的玩家不愿花费时间或经历这个过程,就花钱找人代打。而代练为了保证效率,往往会使用外挂或作弊工具来提高自己的胜率。此时,对于不找代练的普通玩家来说,游戏体验就会被这些不公平竞争的人毁掉。通过花钱来获取不光荣的成就,这是游戏共同体所不能忍受的、触犯底线的行为。”法官表示,从游戏玩家这个共同体的立场出发,为了维护游戏世界的底线秩序,作为法律也有必要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对代练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否定性评价。

对于网上公开叫卖的代练生意,承办法官表示,代练行为实际上以多数玩家体验的下降为代价,使个别玩家通过不正当竞争来获得一种虚伪的满足感。这样来看,游戏公司禁止代练有充足的正当性基础。而且玩家与游戏公司之间的用户协议也会禁止为代练而出借账户。“因此,无论从用户协议本身衍生的诚信原则,还是从游戏玩家共同体本身的公序良俗价值出发,为创造更加公平,更符合最大多数游戏玩家利益的游戏世界,代练行为也应当受到规制。”

案件延伸

无独有偶。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结的一起代练平台被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也认定代练破坏了公平竞技的游戏机制,损害了用户体验和合法权益。

一家游戏公司发现,某代练平台以“发单返现金”、设立专区的形式,引诱、鼓励用户通过其平台进行游戏代练交易,甚至有未成年玩家可通过承接订单不受时段、时长限制进入游戏系统,绕开“防沉迷”机制进入游戏赚取费用。

游戏公司将代练平台起诉,认为代练平台的行为对游戏公司、游戏用户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都造成了损害,构成不正当竞争,索赔经济损失450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代练平台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一是破坏了公平竞技的游戏机制,损害了用户体验和合法权益;二是干扰了游戏建立的实名机制及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损害了游戏公司的商业利益;三是增加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风险,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代练平台将游戏公司具有竞争性权益的游戏作为获利工具,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最终,法院认定代练平台提供商业化网络游戏代练服务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立即停止并赔偿游戏公司经济损失8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18.5万元。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莹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刘伟利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