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相关资料图)
按照这个解释,产业结构是由行业分类决定的。在我国,一般指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热、燃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除前述以外的其他行业)。
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各岗位就业人口的比例,来观察一地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制造岗位从业人员较多的区域,意味着第二产业发展程度较高,而农业岗位从业人员多的城市,意味着第一产业仍然发达。
一省之内,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会有多大的差异?今日的数据,以江苏省三十个地级市为例,观察江苏省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情况。
在领导岗(单位负责人)、技术、办事、服务、制造和农业六大岗位类型中,江苏各城市的分布有以下规律。
除制造和农业外,南京在领导、技术、办事和服务岗位的从业人员比例,远高过其他本省城市。
尤其是技术岗位,南京从业人员中,有近20%的人属于技术工种,作为对比,江苏省除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和扬州以外的其余城市,技术岗位占比在10%以下。
南京的领导岗比例,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分享过,不仅领先于省内各兄弟城市,同样领跑于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主要城市。
制造岗,俗称打螺丝的,南京仅有21%的就业人口,从事这项工作。其余省内城市中,苏北五市(连云港、盐城、徐州、宿迁和淮安)除宿迁外,其余四市均低于30%。
其余七个城市中,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均在38%左右。于这些城市而言,在流水线上打螺丝,仍然是最为主流的从业方式。
苏北五市,以及南通,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在10%以上,苏北地区仍然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
苏州、无锡和南京,不到2%,镇江和常州也在5%以下。
结合制造岗的比例,这可以说明这城市已经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城市,完成了城镇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