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道阻且长,亿航智能重重困难 每日速递

2023-03-28 08:55:06 来源:36kr

随着三年疫情结束,人们的各种出行需求接连恢复,交通又开始越来越拥挤,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最近飞行汽车行业又开始受到一些投资机构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亿航智能公司。

亿航智能由胡华智2014年在中国广州创立。2019年2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业首个打响股市的企业,其股票代码是“EH”,现总市值为5亿美元。亿航智能主营业务有城市空中交通、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体等多个领域。它是全球自动驾驶飞行器技术领先的公司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安全、环保、方便的空中出行。


(资料图)

据了解,胡华智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并曾担任北京999应急救援中心的首席技术官。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曾评价他称,“过去两年,我在中国创业者中,见过不少世界级的科技天才,胡华智便是其中一位。”

但是,胡华智是否真的是一个科技天才,亿航智能是不是真的全球领先呢?「于见专栏」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是因为亿航从成立至今已经近九年时间,但至今仍未实现盈利。

飞行汽车时代,望梅止渴?

回顾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从马车到19世纪前期蒸汽火车的出现,再到1886年燃油汽车的诞生,到如今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的兴起。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20世纪4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亨利·福特就大胆地发出“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的科学预言。

可以预见,这一行业未来可以具备超越汽车行业的亿万市场需求,是被视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然而实际上却发展缓慢。尽管技术进步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基础使得相关产品不难制造,但飞行汽车行业面临着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首要问题是适航证。根据适航管理要求,中国民航局必须颁发适航证才能将飞机作为合格航空器投入国内使用。亿航EH216型自动驾驶航空器最新消息是将在4月13日开始进行实地审查,尽管适航证的获取已在日程中,但监管和政策仍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

其次,存在空域限制及相关的法律规则问题。低空空域供给不足,由于涉及到军管空域,地方政府和军方需要就适合飞行的空域进行沟通协调。

适航管理及飞行保障体系不健全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个领域全球未有先例且经验不足以及未形成足够的产业规模,各种政策和技术难度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则,暂时借鉴通用航空器和地面汽车的标准都不能充分体现飞行汽车的特点,尽管低空飞行和地面驾驶都有各白的法规,但二者有效衔接并管理飞行汽车运营的机制并没有形成。

公共安全风险是另一个问题。飞行汽车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当前飞行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能难以满足城市空中交通对运载工具的要求。对比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历程,飞行汽车同样需要经过长年的大规模的场景测试,作为运行基础和安全数据保障,而当前远远不足。

市场需求也是一个问题。消费者的安全信任和高昂的售价是两大挑战。科比在加州坠机身亡的事故消息,无疑对私人飞机行业是巨大的打击。如果科比这样的明星拥有的直升机配置都无法保证安全,一般消费者又何谈信心?此外,当前平均一架飞行汽车售价在一百万左右,大部分人都负担不起,所有技术的大规模商用都要等到成本降至大众承受范围之内。否则就只能停留在早期阶段。

其他问题包括现有动力电池的性能局限、低空智能驾驶的未成熟技术、飞行汽车运营所需配套设施缺乏、运营商的资质及其盈利模式等还不成熟,以及关于航线规划等的具体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总的来说,飞行汽车仍然面临较多挑战,预计在2030年之前,飞行汽车仍处于早期商业示范运营阶段,而2030年至2050年之间,飞行汽车才将逐步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显然,亿航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有望着未来万亿的市场前景,给自己打气了。

行业开始内卷,研发压力巨大

更让亿航难受的是,消费市场还没打开,行业内部却已经开始卷起来了。目前全球已有六家空中飞行器上市公司,分别是亿航智能、Lilium 、Joby 、Archer 、Vertical Aerospace、EVe。亿航智能是2019年12月在美股纳斯达克上市,其余五家都是在2021年、2022年先后通过SPAC方式(海外借壳)登陆美股市场。

国内电动飞行汽车市场同样竞争激烈,主要有小鹏、吉利和时的科技三家企业。在今年1月30日,小鹏汇天宣布其自研飞行汽车旅航者X2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成为国内首款有人驾驶eVTOL产品。另一方面,吉利则于2022年11月获得全国首张有人驾驶载人纯电动垂直起降载人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受理通知书;随后,在2022年12月,他们的AE200 X01架机完成总装下线,并于2023年1月17日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

而时的科技方面,在2月8日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E20 eVTOL原型机的研发、制造和测试。该原型机已经完成设计并正在制造中,经过验证和迭代。

飞行汽车行业,在商业运营前的固定投入非常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竞争,各大公司都在比拼自己的产品性能和研发生产进度。这对亿航智能的研发又带来了新的挑战。2018-2022年,亿航智能的营收分别为:0.66亿,1.22亿,1.8亿,0.57亿,0.29亿(前三季度),且同期全部为亏损。

行业不成熟,订单和交付少,营收不足,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又不能减少销售与研发投入,每年几个亿的成本,根本无法盈利。吉利和小鹏有汽车业务带来巨大的资本支持,而亿航智能只能烧投资人的钱,对此,不得不为亿航的现金流和研发压力捏一把汗。

积极开拓业务,尚未见成效

面对艰难的资金压力,亿航除了股权融资,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展相关业务。而目前亿航的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消防应用,城市无人机物流运输,空中媒体投放。通过多种业务发展,似乎能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支撑公司研发投入,实现向未来过渡,但是细细思考,也不容易。

公司飞行器产品EH216消防型,无非就是直升机消防的形式,这在很早就已经在直升机领域运用,相较于传统消防队直升机消防的丰富经验和迅速的调度能力,实在难以看出优势所在。

物流业务,主要原理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此节省配送时间约40%-60%,规模化配送成本预计可降低50%。这里成本节省50%有待考证,以和美团对比为例,虽然时间上,亿航占优,但是外卖骑手可以在同一相似路线上同时接四单左右,效率是无人机的四倍,而无人机要接多单,则消耗时间同样大幅上升。

这还不考虑无人机采购,使用和监控,充电,运营和维护,停起飞,安全问题等带来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大疆等无人机企业已经具备产品能力,而无人机外卖依然迟迟不能替代骑手外卖的原因。同理媒体投放业务,早已有一批无人机企业深耕,这些行业相较于飞行汽车更加成熟,想要分得一杯羹,恐怕同样不容易。

结语

曾几何时,也有人会如此想象,未来的人类不再驾驶汽车行驶在公路上,而是驾驶飞行器在空中任意穿梭,快速、自由、不再堵车、不用等红绿灯,充满科幻味道。「于见专栏」也相信,这一定是未来人类最好的通行方式。

但是站在商业的角度看,这一愿景还过于遥远,当前还处于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变的趋势中,汽车向飞行汽车的转变,还在萌芽期,还在ppt上。较于迟迟未来的飞行汽车时代,亿航智能可能确实生得太早,没有足够的营收,又没有过硬的其他业务支持,九年亏损,单靠融资的现金流能否撑到柳暗花明那一天,只能打个问号。

作为第一家上市的飞行器企业,胡华智的魄力和敢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值得称赞,但是道德经有句古话,不敢为天下先。因为你不知道你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第一个炮灰,虽然亿航智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心血,但仍旧前途未卜。

标签:

推荐阅读>